4月15日,一部名为《现在就开麦》的辣妈辩论类节目,在爱奇艺上线。首期辩论的话题是,在育儿的时候,要不要搞挫折教育。两位辣妈,一位是陈小乖,一位是“大王”。后者是《奇葩说》当中的一个选手。前者,好像是想要走育儿专家路线,在个人微博上,已经开始发很多育儿经验了。
我看完了首期内容,最大的感受是,无效辩论,瞎胡扯与瞎胡闹相结合,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。而无效辩论的原因则是,节目组给出的辩题,没有辩论价值。这俩辣妈,辩论了半天,其实都没有产生有效的交锋。她俩对“挫折教育”的定义不一样,自说自话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了?
根源就是节目组搞出了无效的辩题。而两位辣妈,为了自己的辩论能够取胜,只能在什么是“挫折教育”上,尽量往主旋律正能量上靠拢,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,她俩对“挫折教育”的定义不同,俩人自说自话了,构不成观点上的交锋。出现这种闹剧的根源,还是辩题问题。
我又看了一下这档综艺的下一期预告,要搞的辩题是这样的——传统育儿观到底该不该全盘照搬?老一辈的经验是宝藏还是包袱?(我这是原封不动把节目组公布的文字内容转移到这里来的,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动啊)
看完了这个所谓的辩题,明眼人都会觉得它好胡扯啊。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效辩题嘛。传统的育儿经验,当然是不能全盘照搬的,当然是有宝藏经验,也有一些错误的啊。这有啥好辩论的了。只要我们能看到这一点,就会发现这类辩论节目的荒诞性,一群人,如果沿着这么错误的辩题去进行辩论,就和嘴皮子上的耍猴没啥区别了。
其实,咱们当下的很多辩论类的综艺节目,问题都出在辩题的创立上。这个奇葩,那个奇葩的,嘴皮子确实挺溜,但真正的脑子,并不灵光,只会作秀,不会具备有思想的思考能力。这类问题,也出现在很多大学举办的校园辩论赛上。找不到一个合适的、有价值的辩题,才是辩论赛沦为胡扯的根源性问题。
什么叫有效辩题呢?就是,真的是形成观点的对立性,并且两方观点都是正确的,能够建立自己的逻辑论述体系的,而不是选择性正确的。比如说,前边那个辩题,传统育儿观到底该不该全盘照搬,这就是一个选择性正确的辩题。这就没有辩论价值了,因为大家都知道,应该如何做出选择,才能让自己正确。
辩论这东西,是思想和逻辑的交锋,尤其是论证过程,是非常有意思的,而且是具备专业性的。咱们的好多中学生和大学生,都没上过逻辑学的课程,所以,容易在逻辑层面上出现各种让人笑话的地方。尤其是一些节目编导,这个传媒大学毕业的,或者那个传媒大学毕业的,就没受过专业的逻辑训练,他们搞出来的辩题,就容易像《现在就开麦》这样,乱七八糟,没有辩论价值。
所以,像《现在就开麦》这样的节目组水平,真的不应该去搞什么逻辑辩论,节目组工作人员的水平,离创立出有效的辩题,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拿不出有效辩题,那些上场的选手们,就沦为被戏耍的猴子了。这类水平的节目组工作人员,还是搞八卦娱乐去,更为合适。
同样的道理,咱们很多大学里边搞辩论赛,问题也出在辩题创立上。有效辩题,这四个字,快把好多没有常识的主办方给难死了。《现在就开麦》这类节目的出现,是蛮丢人的事情。它直接证明,节目组工作人员水平低下,屎壳郎上公路,愣装小汽车。(文/马庆云)